芭蕾课堂 | 英皇芭蕾不注重软开练习?大大的认知误区!
仔细想想,在芭蕾舞剧的舞台上,我们几乎看不到关于“软开”的炫技时刻,也从未见过天鹅湖畔的芭蕾舞老师们为学员进行下腰、扳腿、踩胯等“被动拉伸”,难道英皇芭蕾不注重“软开”练习吗?
当然注重!首先,我们先了解以下2个概念:
软开=软度+转开
“软”——软度,即身体的柔韧性,如我们常见的劈叉、下腰、扳腿等拉伸练习均属于软度练习。为保障学员的安全,天鹅湖畔课堂均遵循不借助外力的“主动拉伸”原则。
“开”——转开,即芭蕾中的外开,从髋关节开始通过肌肉的收缩带动大腿到脚趾的螺旋式转开。
「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明白这两个概念之后,再结合近期天鹅湖畔内部教研会中,芭蕾舞老师们频繁提到的英皇芭蕾技术技巧6要素与英皇芭蕾音乐和表现力4要素,小芭先跟大家讲解一下英皇芭蕾中的“软度”练习。
在以上英皇芭蕾技术技巧6要素以及音乐和表现力4要素中,并未从字面上提及“软度”练习。它在英皇芭蕾的教学过程中是怎么完成的呢?
以英皇芭蕾技术技巧6要素之一“动作质感(Dynamics)”为例,小芭再跟大家普及2个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舞台上的动作质感(Dynamics)是随着肌肉素质的逐渐提升而凸显出来的;
我们俗称的软度练习其实是对身体肌肉素质中的柔韧性练习;
肌肉的柔韧性可以通过基训课堂中的“主动拉伸”得到锻炼和提升。
以单个课堂练习为例:
如天鹅湖畔英皇芭蕾G3级别以上的Grand Battement(大踢腿)动作练习中,学员想要上升踢腿的幅度,就需要腿部肌肉具备相应的柔韧性,进而在未来的Grand jete(飞跃式大跳)的技术动作中展示空中飞跃的感觉,而针对肌肉柔韧性的练习,在英皇芭蕾PP级别就已经开始有了铺垫:
PP级别「legs and feet」
地面双腿的伸展
P级别「legs and feet」
地面吸伸腿、身体前屈给予负荷(主动拉伸)
G2级别「Preparation for grand Battement」
腿会在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抬高
可见,英皇芭蕾教学体系是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员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员不同身体条件和训练程度等,在保障科学、安全、规范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系统、连贯的芭蕾课程。
芭蕾是西方舶来艺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迷茫和困惑,已在英皇芭蕾百年发展史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
今天的分享中,小芭只用了一个课堂练习动作来举例,英皇芭蕾中很多基训动作都与我们俗称的“软度”练习息息相关,只是与很多肉眼可见的“揠苗助长式”教学方式相比显得更深层内敛一些,小芭就不一一列举了。
欢迎各位家长朋友们带小天鹅来天鹅湖畔的英皇芭蕾课堂中亲眼见证!